top of page

檔期大哉問
對於電影來說,檔期之於票房的影響是相當巨大的,我們整理了後新電影時期台灣電影的檔期分佈及票房比例。
我們對將一年的檔期以3個月一季來分類:
1~3月為第一季(賀歲檔期)
4~6月為第二季
7~9月為第三季(暑假檔期)
10~12月為第四季(聖誕檔期)

台灣2008~2016年
上映檔期分佈
從上映的檔期來看,趕著在年底第四季上映的電影是居多的,打破了我們原先認為暑假(第三季)或賀歲檔期(第一季)最多的想像,而第二季則因為沒有碰到什麼比較長的假期,不意外的成為發片最少的一季。

反過來從票房表現來看,能很明顯地看出發片量多票房收入不一定高的現象。
暑假檔期(第三季)基本上瓜分了過半的票房,也許這跟後新電影時期大賣的青春校園片有關,這類型的片子主要客群就是高中到大學的學生們,而在台灣,電影院的主力也落在35歲以下的年輕族群,這樣的結果也反映出國片大賣所需要針對的客源。
其次是賀歲片的戰場,雖近年來有衰弱的趨勢,但整體票房的影響力還是相當巨大。
第二季在上面的圖表即可得知不會是片商注重的點,而比較意外發片數最多的第四季也只在票房中佔了15%!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