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成本比較圖


單位:億
除了《賽德克巴萊》以及《KANO》外,我們可以看到其他票房開出紅盤的電影基本上都有著極高的投資報酬率。換句話說,在台灣的電影市場中見不太到高投資得到高報酬的結果。
雖然賽德克巴萊看似符合,但實際上這片分為上下集上映,多少降低了風險,且因資料來源並無標明成本是否包含行銷宣傳的費用,保守估計這部片可能還小賠了。
這樣的票房與成本表現,代表台灣的電影市場風險還是極高的,低成本除了與國片流行的類型有關(通常動作片、歷史劇容易花更多的成本,文藝片則相對少),還反映了投資者不願注入更多資源的現狀。
我們必須承認,在台灣電影中高投資不一定能有相應的回收,但我們仍須認清,一個投資人不願意加碼的市場只會退化及萎縮,台灣電影仍需要更多的發展資源!
bottom of page